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机关文化->科普公益->科普
大恒星形成方式或与小恒星截然不同
相关模型可能需重新审视
来源:科技日报      2018年05月03日 

科学家一直认为,大恒星的形成方式与小恒星非常相似。但据英国《独立报》1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银河系内外的大质量恒星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复杂方式形成。新研究将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对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的理解。

整个已知的宇宙中,由灰尘和气体构成的巨大分子云坍塌,黏在一起,形成稠密的核心,这些核心接着在高温下坍塌并被加热,形成恒星。此前的研究认为,对于大部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的较小质量恒星,形成恒星的尘埃和气体的质量,与诞生恒星的质量之间似乎存在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在银河系中,这些核心的质量似乎决定了从其中诞生的恒星质量。科学家认为,这一模式似乎适用于整个宇宙。

但现在,科学家对宇宙中其他星团的不同区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大质量恒星的情况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使用极其灵敏的望远镜,对1.8万光年之外名为“W43-MM1”的遥远恒星形成区域进行了前所未有地详细观察,对其中极大质量范围——从类似太阳的质量到10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形成核心进行了研究。令他们惊讶的是,恒星形成核心的分布完全不同于此前在银河系附近区域观测到的分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观察到很多大质量恒星,而较少看到在银河系中常见的更小质量的恒星。这表明,以往假设的简单对应关系适用于整个宇宙这一想法似乎是错误的,核心在不同地方的表现并不相同。

研究合著者、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肯尼斯·马什博士说:“最新发现对科学界一直假定的恒星形成核心质量与恒星本身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质疑,因此,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恒星的诞生模型。”

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天文学》杂志。(记者 刘霞)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