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要闻导读
【原创】从传统官德中汲取为官智慧
来源:紫光阁网      2018年06月19日 

  世间行业千万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种职业道德中,最受世人关注、对社会民族国家影响最大的职业道德就是官德。2011年,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的通知,表明对官德的重视。

  领导干部应积极汲取传统官德精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官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帮助,为修身做人和为官为政提供思想智慧。

  官德乃为官为政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为官从政者要做到以德修身、以德为政。比如,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荀子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西汉的刘向说:“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宋代的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清代的郑板桥则说:“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可以说,做官必须先做人,为官必须先修德,根本在于德是修身之本、为政之要。

  官德影响民风淳朴与否。《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是老百姓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官德淳,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当然,官德修养问题绝非是官员个人的私事,可有可无;官德姓公不姓私,官德的好坏,就像是一扇窗子、一面镜子、一座风向标,它能折射出社会风尚的好坏,能对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和家风起到引领的作用。

  官德关乎国家治乱安危。《左传》中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贿章也。”官员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民生的福祉、法律的尊严、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治乱之要,其本在吏。”官员如果失去道德的约束,就会出现贿赂公行、国将不国的危险局面。可以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无数实践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官德隆,国必昌;官德毁,国必亡。”

  所以,为官从政者必须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自觉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传统官德的丰富内涵

  在数千年政治文明演进过程中,赋予了中国传统官德以极为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官员政治活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涉及到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包括官员处理公务时的具体方法和要求,甚至还涉及到官员的家庭生活等方面。传统官德的主要德目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其中,孝、慎、廉、学四德目颇为人们所倚重。

  为官当孝。孝是传统道德诸德目的根本,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源头,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重视孝,一个人孝敬父母,敬养双亲,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儒家把不孝敬父母的行为看作是大逆不道,并对这种行为严厉谴责并惩罚。当然,孝的内涵丰富而多层次,既包括物质层面孝养,更包括精神心理层面的孝敬、孝顺等。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对于为官者来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这既是应该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官德素养。

  为官需慎。慎,即“慎独”,这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也就是要做到“不自欺”“暗室不欺”。对为官从政者而言,在官德修养中应该做到“六慎”。慎欲,为官者不能有过度的欲望,否则即为贪婪,做到“欲而不贪”“以义制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慎微,为官者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怀慎独之心,保持官德的纯洁性。慎权,为官者应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把权力看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看作为官信条,更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慎嗜好,为官者的情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行为,甚至还会关系到国计民生,为官者应慎重对待自己的嗜好。慎言行,为官者的言行具有表率作用,故应谨言慎行,要言必信,行必果,不可信口雌黄、胡作非为。慎始终,即为官者应处理好为官之始和为官之终,此为官员人生历程中两个重要转折点,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官必廉。廉的基本含义就是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对于为官从政者来说,清廉与否至关重要。廉是立人之大节,明吕坤说:“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惟士之廉,犹女之洁,一朝点污,终身玷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寡情少欲是清廉为官的前提。廉洁就像是少女的贞洁,一旦被玷污了,就会终身留下污点缺憾。廉也是为政之根本,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为官应学。学,即学习,要当一个好官,一个合格的官员,就必须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作为一名领导者,更应该重视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传统官德的当代价值

  德之不全,必有余殃。许多官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多是道德品行上出了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问题,既要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使其“不敢腐”;也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使其“不能腐”;更要加强对官员进行官德教育,提高官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不想腐”。那么,我们如何对官员进行政德教育,不断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平与素养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积极地从中国传统官德思想中汲取精华。

  一要坚持执政为民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要修为民之德,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和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磅礴的群众伟力。

  二要坚持求真务实思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务实作风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明确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使求真务实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要坚持清廉为政思想。清廉是古代官德的重要内容,秦简《为吏之道》中强调“精(清)廉毋谤”,吕本中《官箴》中言:“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可以说,古代对官员清廉俭朴的德行要求也是当今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市场经济多元思想的冲击下,有的党员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影响严重,只有修身正己,保持廉洁自律,才会对腐败行为产生免疫力。(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杰)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