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杨小敏:以教育优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众多因素合力推进的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及人的现代化所蕴藏的强大乡村人力资本。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直接和间接促进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和形成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战略支撑作用,要立足乡村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着眼长远、服务需要、针对问题,重新思考和谋划新时代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建设适应战略推进需要的现代化中国特色乡村教育培训体系。
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振兴,教育的战略支撑作用集中体现于乡村人力资本的厚植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嵌融于乡村振兴所依赖的资源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子系统镶嵌于乡村社会,以学校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中,乡村教育理论上由幼儿园、小学、普通和职业中等学校以及成人教育机构等构成。因而,为了确保战略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 首先体现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有机融入到整个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当中,服务于战略支撑能力的总体提升。
促进生态与文化繁荣,教育推动形成积极的乡村社会价值观念。“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何以承载?教育肩负着文化启蒙、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因而,实施乡村振兴,在文化驱动的层面激发精神力量,必然要发挥乡村教育应有的作用,以造就现代社会的乡村绅士,促进乡村广义生态与文化的繁荣,推动形成合拍新时代的乡村社会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
通过知识更新与技能培养,教育直接助力个体参与乡村建设。融入资源体系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为乡村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条件保障,教育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复兴和推动形成现代化的乡村社会价值观念,则为乡村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精神力量,教育通过对个体知识、技术的传授与更新以及技能的培养,则成为乡村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彼此联结成一个厚植乡村人力资本的体系,落脚点在于乡村社会的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根本上还是在于以乡村约5.8亿常住人口为主体的人及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内生出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乡村生产与生活能力,不断发掘与创造新的现代乡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因而,知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以厚植乡村人力资本为途径的又一个战略支撑,在于教育的传知、授技、培能,直接助力个体参与乡村建设。
以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核心,建设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现代乡村教育培训体系。
锚定和精准聚焦乡村教育,明确政策举措的指向性。由于对农村教育的界定不够明确,再加上农村教育区域分布的面大、线长、点多特点,以至于相关政策的指向性不够精准,执行的总体预期收效不够好,甚至出现新的负面问题。实际上,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乡和村一级,在于乡村的初级中学、小学以及教学点和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挑战。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政策指向和执行的问题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公平支持,仍处于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中。因此,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并确保有效贯彻实施,乡村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更加精准聚焦,立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下乡村不同年龄社会群体生存、生活的教育需求,着眼乡村发展实际进行教育培训的多样态供给,针对教育体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政策层面精准发力,切中肯綮。
瞄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乡村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民的富裕和美好生活,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显然,有赖于乡村本 土“父老乡亲”生产技能顺应产业发展,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实现自我转型和全面提升。然而,当前紧贴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不足。尽管也有一些针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但“离农”性较强,要么为城市化培养新的生力军,要么因为门槛高、覆盖面小或者效果差等不切乡村生产生活实际。发展乡村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民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释放亿万农民的活力,急需建立健全灵活、经济、实用、多样、前沿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知识技术更新升级和综合技能提升。
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办好现代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从2005年到2017年的十余年中,乡村常住人口数由7.5亿减少为5.8亿,其中乡村就业人口数由4.5亿减少至3.5亿。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直接造成了乡村的“空心化”和村落的消失,进而形成了基础教育发展中“城市挤”和“农村空”并存的现象。大量的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存在成为乡村中小学教育的客观现实。历史上效率优先倾向的布局调整,没有有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序发展,还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结合世界发达经济体乡村教育发展经验和我国乡村实际,小规模学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仍然是乡村学校教育和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独特形态,是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更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本质要求。只是要在基本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等方面进行突破性改进,特别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下, 科学合理规划,运用先进手段建立健全一套小规模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
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建设乡村文化教育多功能中心。鉴于人口少和资源稀缺,乡村基础设施不可能按照功能需求进行图书馆、体育运动场、学习中心、文化场馆等的全面建设。但有人的地方,学校是必须的存在。那么,有效和可行的策略就是强化资源的集约化配置与利用。依托于乡村学校建设,以乡村文化教育为主体的多功能中心,探索融合型乡村教育,既满足乡村多样化的需求,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农村校舍资源闲置和师资短缺等问题。这样,面向未来的乡村学校不仅承担学龄人口的教育, 而且是乡村的活动中心,更是以现代化形式复兴传统乡村学校的文化殿堂,而非乡村社会一个个的“孤岛”。
抓住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关键,提升乡村教育建设保障水平。
合理规划,持续加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条件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由于乡村缺乏对外界足够的吸引力,进而加剧了目前乡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下不去、留不住”。乡村振兴并发挥教育的战略支撑作用,基础设施和软实力是战略关键,要加强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在内的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持续加大对乡村现代化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建设力度和软实力的培育,为乡村经济的内生发展创造足够的保障条件。
政策倾斜,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乡村振兴既赖于新型农民等基于乡土的能人, 更赖于所聚的天下之才。如果没有人,乡村建设得再美,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形成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一潭活水”,需要在彻底扭转人们根深蒂固的“跳农门”观念的同时,系统而富有针对性的倾斜性支持政策供给,建立一套包含乡村教育建设需要的人才及相关的资本、信息、资源等的双向流动与循环机制,充分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在人的作用下,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创造力,形成生产力。
明确权责,完善乡村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中央转移支付,省级政府统筹,以县为主的体制。但因县级政府总体财力不足且极不均衡,乡村学校经费投入成为短板中的短板,一些学校基本建设和持续发展的经费严重不足。另外,未来更加迫切的面向成人、服务生产、融于生活的乡村教育培训,其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几乎没有,完全不能适应乡村振兴和现代乡村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要加快推进政府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时提升乡村教育经费投入与配置等级,进一步发挥省和地市一级政府的作用,在经费的筹措与使用上有更明确的制度设计,加强乡村教育发展引入社会资金的政策体系安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杨小敏)
- ·相关导读
-